-
王海玲王桂仙
王海玲,女,豫剧旦角。原名王桂仙,在高雄市出生。 1959年考进中华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生班做第一期学生,1968年毕业。师从张岫云学习豫剧表演艺术,工旦行。 第一部做主角的戏是1966年的《花木兰》,毕业公演作品是《李亚仙》(移植俞大纲编剧的《新绣襦记》)。1973年,主演豫剧电影《秦良玉》。 她曾应邀到德国、法国、奥地利、意大利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、英属香港、中国河南省等地公演。...
-
王杰
王杰,女,豫剧旦角,后改河南曲剧。 12岁进入方城县豫剧团,主工花旦、青衣。她的唱腔音色明亮,柔和圆润,韵味无穷;她的扮相端庄俊秀,表演洒脱奔放,声情并茂,风格独特;她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,一人一貌,栩栩如生。她在方城县豫剧团和南阳市豫剧团期间即闻名河南戏曲界,在《朝阳沟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花木兰》、《秦香莲》等诸多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...
-
王旭艳
王旭艳 王旭艳 女 豫剧旦角 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 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 原许昌市豫剧团青演员 著名表演艺术家 柏青老师 的亲传 马派优秀第三代传人 主攻帅旦 老旦 青衣 代表作 穆桂英挂帅 花抢缘 泪洒相思地 状元与乞丐 香魂女 等 王旭艳 女 豫剧旦角 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 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 原许昌市豫剧团青演员 著名表演艺术家 柏青老师 的亲传 马派优秀第三代传人 主攻帅旦...
-
王宽
王宽,男,豫剧生角。出生在河南淮阳的一个农民家庭。 他1956年加入豫剧团,1982年调入郑州市豫剧团,1983年担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。王宽虽然是豫剧生行演员,但他的戏路很宽,老生、小生或丑角都拿得起来。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称王宽是有独创性的演员。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评价其“功底扎实,唱做俱佳,表演身段有周信芳之风范”...
-
王前
王前 王前,豫剧旦角,陈派新秀,豫剧陈派第三代传人,拜师陈派名家豫剧四小名旦吴碧波老师。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,大学四年主修戏曲身段表演。从小跟随小陈素真吴碧波老师学习陈派艺术,其常演的剧目有《春秋配》《梵王宫》《宇宙锋》《柳绿云》《打金枝》等。现在就职于河南职业艺术学院。 王前,豫剧旦角,陈派新秀,豫剧陈派第三代传人,拜师陈派名家豫剧四小名旦吴碧波老师。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...
-
王凤银
王凤银,女,豫剧旦角。 为商丘市豫剧团演员,张宝英的。2001年、2003年分别获省戏剧大赛银奖,在《仇大姑娘》中扮仇大姑娘...
-
河南豫剧三团王善朴家庭事迹
河南豫剧三团王善朴家庭事迹 户主王善朴年近八旬,老伴杨华瑞七十八岁,两人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离休老艺术家。夫妻二人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和繁荣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。离休后,继续回报社会,克服家庭负担重的困难,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和社会捐助活动,为纪念建国60周年,王善朴个人筹资录制唱腔光盘,全家总动员义卖捐助希望工程和为市残联启智中心捐献电脑等。省慈善总会、红十字会、希望工程授予两位离休老人爱心使者称号...
-
汤玉花
汤玉花,女,豫剧净角。 10多岁走上演艺生涯,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,她演戏上万场,扮过3600多次包公形象,有“黑脸王”、“豫东第一腔”的美称。 现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、开封县豫剧团副团长...
-
樊萍
樊萍,女,豫剧老旦。 在豫剧《骨肉恩仇》中,她将现代戏曲的部分表演手段轻巧地融入到戏曲程式之中,既新鲜又能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。扮相苍老,步履缓慢,表演稳健,行腔多用真嗓,是“老旦”行当的基础。樊萍在把握孙淑云这一老旦形象时,注重步履的节奏,着重老年人心急而脚慢的特征,处处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的轻重缓急,将人物心理节奏与剧情的发展节奏相统一,较好地塑造了一个善良、朴素、饱受生活磨难的人物形象。...
-
楚淑珍
楚淑珍 楚淑珍1966年8月出生于宝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,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,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,河南省戏曲家协会理事,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 楚淑珍1966年8月出生于宝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,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,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,河南省戏曲家协会理事,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,平顶山市政协委员,平顶山民进会员,平顶山市科技“拔尖人才”,平顶山市“三八红旗手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