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豫剧名派有那些特点

    1.祥符调 以开封为中心带地区流行的豫剧,为标准的中州正韵。 2.豫东调 豫东调也称之为「东路梆子」、「下路调」,它是祥符调传入豫东後形成的一个豫剧地域流派,因邻接鲁南等县,迹近山东梆子,咬字较重,弦高,故有「高调梆」之称。 3.豫西调 在洛阳、郑州等地,又称之为「西府调」,音味略带秦腔,优美悦耳动听,吐字清晰,字字入耳。 4.豫北调 在彰德、怀庆等地,梆子特大,反扛肩上,若夜静时,梆声可闻数里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豫剧名家高洁

    高洁从事豫剧现代戏事业40余年,在现代戏《新条件》、《罗汉钱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、《刘胡兰》、《祥林嫂》、《朝阳沟》、《李双双》等60多个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,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以《罗汉钱》中的小飞娥和《朝阳沟》中的“拴保娘”等人物形象享誉全国。1956年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的成员赴北欧各国访问,使豫剧声腔艺术蜚声海外。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,她的声腔艺术在发声、吐字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豫剧名家关灵凤

    关灵凤(1932年――)旦行女演员。原名关二风,河北省南宫县人。自幼家中贫困,随父母逃荒至西安,1942年考入樊粹庭先生创建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,师从常警惕、韩盛岫、张国利等。此时的关灵凤身材矮小,自然条件一般,但是她天资聪慧,而且极能吃苦,在所有的学员之中练功之刻苦令人咋舌。通过严格、艰苦的学习,两年后关灵凤已是能文能武,技巧过人;不仅能熟练掌握豫东调、祥符调的演唱特点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全部导航

    豫剧唱腔流畅、节奏鲜明、表演细腻且通俗易懂,是黄河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2006年,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每到月末,在郑州大剧院新开辟的戏曲空间里都会上演一场特殊的艺术表演,没有戏妆、没有乐器伴奏,观众就围坐在一起,听演员唱豫剧经典片段。演员谢彦巧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,师从豫剧大师马金凤,她希望用这种全新的演出方式,来拉近人们和戏曲艺术的距离。 豫剧起源于明末清初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